找到相关内容492篇,用时4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澈见本心问答集(4)

    直接取第三种,能证佛性究竟清净,说名如来。取余二种者不名如来。   3、问:为取而修行者,乃无道可证,无而成。因地不真,果遭迂曲也。为悯众生,欲入众生之知见者,乃终将有佛成之日。忆劫勤苦,...如是信,戒品已具足。一切有心者,皆应摄佛戒!众生受佛戒,即入诸佛同大觉已,真是诸佛子。”所以众生若能谛信,已授记,众生当成。  6、问:又大宝积经云:“舍利子!彼燃灯佛授我记已,尔时便证法身...

    吴耀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3756673.html
  • 佛经中对极乐世界的描述

    往生在极乐世界的众生,都是不会退转的,其中有很多等觉菩萨,一生就能递补。这些大菩萨的数目不是算数所能明白的,如果勉强说,可以说他们有无量无边阿僧只那么多。’——《阿弥陀经》。  (7)诸上善人·俱...》。  ‘往生极乐国土的众生,大多是不退转的普萨,其中有许多一生就能递补的等觉菩萨,他们的数量非常之多,不是算数所能知道的,只可勉强用“无量无边阿僧只”来说明。’——《阿弥陀经》。  (5)德泽普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1757050.html
  • 弥陀净土法门之探究——依三经一论说

    遍历三乘,久经多劫,不越一念,顿证菩提,岂非大事”。[6]可知净土宗正是直指顿证的法门,以念佛心,入佛知见。不须观照,更无须参究。若得往生净土,则一生必补,定能速疾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净土宗的...” [48]如是种种功德不可称说。根据上面所引经文,可知弥陀是非常非常长久的。他在这不可思议兆载永劫中,随类化身来成满他的菩提大愿,常以四事供养一切诸佛,勇猛精进,志愿不倦。口气香洁如优钵罗华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81057758.html
  • 一个伟大的留学生

    也和一样,受到人天的崇拜。谁知王子气太浓厚的他,虽然出了家,但骄傲、奢侈,和贪享受的习惯仍然除不了,整天在想著胡闹,那会这么快成佛呢?他焦急极了,心想,要是死了,那么,我不是就可以继承吗?因此...得救了  十、初到外国  十一、途中遇了强盗  十二、爬雪山  十三、终于到了印度  十四、在北印度留学  十五、迷信的传说  十六、残忍的女神  十七、祇园精舍的来历  十八、释迦的故乡  十九、...

    文珠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65959542.html
  • 密宗行者需要懂得的几个大问题

    解脱之路,生起出离心和厌离心,厌趣无常,就难以成熟受戒的机缘。  4、坛 城  坛城又称坛场。梵文称为曼荼罗、曼陀罗等。是用于供奉、菩萨的场所。密乘是果乘,特别重视曼陀罗。密宗认为曼陀罗是本尊加...而应在三种曼陀罗上努力。因为所谓净土终归以净心为因为体。所以《维摩经.佛国品》云:“随其心净则佛土净。”  5、供 养  供养是密宗修持者最不可缺少的一项事业。供养的目的是为证得而积聚福德和...

    乌金多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81959601.html
  • 萨迦派尼僧研究

    解脱道之方便;在果续中成熟三身现证佛的身智种种功德。终生既然是因与众生平等不二,故在因应轮回涅槃不二见。道修习与四灌深道相联系之成熟道和解脱道的各种教授,净治五蕴四大种之烦恼,果即现证五身五智之功德。故道果法门之因(基)、道、果:即众生是,是因;修离戏见和生圆二次第,是道;证五身五智,是果。  (四)“四耳传”,指从凡夫要修到,全仗历代祖师的口耳相承之教授,故称做“四耳传”。“四...

    德吉卓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92659669.html
  • 从《五部遗教》看禅宗在吐蕃的传播和影响

    此乃超越三界。”德禅师说:“洗涤心性无须水,布施无须财物,清净心修圣义,端直而住得。”[28]  《娘氏宗教源流》、《拔协》等藏文史书对禅宗的观点也有大致的记述,但像《五部遗教》这样直接收录禅师...班智达遗教》三十五章,从水晶岩请出《大臣遗教》三十二章,从三界铜殿洲请出《王妃遗教》二十一章,从布察色康林请出《鬼神遗教》二十四章。”⑤与《五部遗教》后记中的记述大致相同。  古日邬坚林巴是著名的掘藏师...

    才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95359695.html
  • 觉意三昧与四句无生门

    ,证一分法性,分分证入,地地增上。又名“分真菩提,又名分真止观、分真智断”。第六,“究竟即”,以金刚智断破四十二品无明,证究竟诸法实相,“等觉一转入于妙觉,智光圆满”,证“大涅槃断更无可断”的。...生不生”之初闻即伏住烦恼,以析空观而悟理。  又,第一“因闻七觉者”可以对应于六即中之“名字即”,第二“修行七觉者”可以对应于六即中之观行 (观行即),此处是说明诸心烦恼已止住,而依空为观行,所以...

    赖贤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33359901.html
  • 动中禅研究

    阿罗汉和菩萨摩诃萨都是开悟的圣人,可他们都不被认为是同释迦牟尼佛一样的果如来,这就足以说明所有的问题。印光大师在《由上海回至灵岩开示法语》[35]中说:  见性成佛是见到自性天真的叫做“成佛”,...禅宗开悟后所成的根本就不是果,那个所谓的“”完全是“觉悟的人”的意思。况且,参禅的人还必须正视这样一种现实:一万个人参禅一辈子,可能连一个开悟的也没有!这不是我危言耸听,禅宗自己就是这么认为的。...

    恒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34959915.html
  • 大乘大义章探究

    实相之法性而谓之为法身时,这其实是另外的问题,当然法身或法身菩萨必然以身心达致实相之境界而成立,不过论于宇宙论意义之法身时确实是应以菩萨主体或主体格而论者。   如其言:   “...观念,在这个观念下当然也得将已是的存有者之主体自身称为法身。所以在法身观念的讨论的时候,是会把本体论问题与境界论问题混为一谈的。至于以修证功夫及佛经文字当作法身的说法,则只是语言运用时的任意方便,这...

    杜保瑞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2560012.html